001.jpg

特色党建打造幸福侨乡 ——记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党委

发表时间:2016-07-07    来源:北海日报

在渔船上开展支部活动。

 

  在侨港,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每年的这一天侨港镇都热闹非凡。参赛选手们提前做好准备,认真细致地把“龙头”打磨得光亮光亮的,他们认为,“好龙头”可以让人看到侨港人劈波斩浪、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一直以来,侨港人心里也有一个好“龙头”,那就是侨港镇党委。

 

  1979年6月,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经国务院侨办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成为印支难民安置点,共安置归难侨7703人,1984年改为新港镇,1987年更名侨港镇至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侨港镇辖区人口1.8万人,归侨侨眷占95%,镇党委下辖基层党总支部24个,党员260名。先后获得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侨务、侨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等多项荣誉。

 

  兴产业、促发展,舞起侨乡致富“龙头”

 

  30多年前,一群饱受磨难的归难侨胞经历千辛万苦,拖家带口回到祖国的怀抱。从建镇初期的基建、生产、安家“三大任务”到现在的文化立镇、产业强镇、环境美镇、民生安镇“四大战略”实施,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远洋捕捞产业,建设半岛水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培育海产品资源聚集“洼地”,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水产品加工特色支柱产业。依托港口码头和侨乡资源优势,加快推进船舶修造业、商贸旅游业和金融业发展。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侨港镇党委一直是侨港人的“主心骨”。

 

  目前,侨港镇拥有各类渔船1300余艘,渔业年总产量10万吨,实现总产值16亿元以上。拥有钦国冷冻、德洋海产等海产品加工企业20多家,海产品远销欧洲、日韩及东盟各国;由归侨侨眷创办的广西银海国民村镇银行是北海第一家民营金融机构,现已拥有3家分行、存款达3亿多元;年接待中外游客超40万人次,旅游创收6000多万元。2015年,全镇人均GDP达13.49万元,农渔民年均纯收入16760元。

 

  强基础、激活力,夯实侨乡坚强“堡垒”

 

  近年来,侨港镇党委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着力打造“侨乡海上党旗红”基层党建品牌,把党组织建在渔业公司,把临时党支部建在船上,让党建工作覆盖面向海洋延伸,使千余船只成为“海上党支部”。

 

  据悉,侨港镇党委推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工作法,党员干部“一联十”(一名党员干部联系十户居民)、“十联百”(每十名党员组建一个党员志愿服务队,联系帮扶一百艘渔船),加强出海捕捞流动党员管理,把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生活当中。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和“全程代理服务”农事村办服务站“两大平台”,把“马上办”的服务理念植根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镇3个社区、1个行政村及1个渔业协会均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平台。

 

  重民生、聚侨心,构筑幸福侨乡“家园”

 

  2012年以来,侨港镇党委不断加大辖区的入学、医疗卫生、就业、住房等侨乡民生事业投入。争取资金9000多万元扩容改造华侨中学和华侨小学、争取资金3500多万元对基础条件较差的华侨医院进行整体搬迁、争取资金3800万元实施电建渔港改造扩建、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15条小街小巷和街道绿化亮化建设、投入200万元改造升级侨港文体公园、投入200多万元打造侨港风情街。侨港棚户区改造计划投资10亿元,其中投入2.8亿元建设6幢共1892套住房的侨港公租房工程即将交付使用,可解决近7000名归侨侨眷的住房困难问题。

 

  30多年过去了,侨港镇成为广西著名侨乡、渔业重镇、旅游大镇、全国文明镇,被联合国难民署评价为“世界上难民安置和融入社会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侨港镇党委是“主心骨”、侨港是恒久的“家”的意识早已深深印在归侨侨眷心中,许多家庭条件好、在海外有亲属的归侨家庭都不愿意离开侨港,归侨侨眷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关爱和温暖,他们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日益浓烈。(记者 吴礼娜)

责任编辑:罗 钊毅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