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助人为乐 一生不歇——记第五届北海市道德模范谢雅仍

发表时间:2023-09-05    来源:北海日报

▲古镇岁月。郭伟 摄 

生活在高德的老人谢雅仍,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今年已经85岁了。他个子虽然瘦小,但因为干惯了活,走多了长路,这个年纪了依然行动十分敏捷,身板硬朗。 

他的生活非常简单,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早上吃完早餐就骑着一辆电动车出门去了,去公园、去广场、去海边,甚至还去到合浦烟楼,去和朋友们叙旧,去集市上看行情。家人们其实挺担心,老爷子年纪这么大了还骑着电动车出门跑这么远,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但是家人们的担心阻挡不了谢雅仍的热心肠,因为一直不停歇地助人为乐,是他的心愿。

谢雅仍不会讲普通话,一直居住在高德街道军屯谢屋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还依稀记得童年时,每到下雨天,整个村庄的泥路简直变成了沼泽,村民和家禽家畜走过,都会溅一身泥水。而那些房屋更加不用说了,外面和里面一起下雨,外面是下大雨,里面是下小雨。在风雨的肆虐下,室外室内都成了泽国。当时幼小的谢雅仍有个愿望已经在心里发芽:谢屋村一定要整齐干净。从那时起,他就时不时拿着工具去清理村庄环境卫生。虽然很累,但是他很开心,因为这里是家乡。 

青年的谢雅仍,和新中国一起茁壮成长。他是一个务农的好手,每天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谢屋村以种植甘蔗、花生、木薯等为主。谢雅仍就用自己的双手,一丝不苟地护理农作物、整理田地,不让杂草有蔓延的机会,不让害虫有肆虐的档期。除了种地,谢雅仍还是一个“虾窝”的高手。 

“虾窝”是北海近海农民一种传统而简易的捕鱼方法,如今已不多见。退潮时村民们在滩涂上挖上一个直径两三米、稍微高出沙滩面的窝洞,放下一些缸瓦,就可以守株待兔、守窝待虾。潮起潮落,几天之后,窝洞里就会有许多海鱼、海虾、蟹,甚至还有活蹦乱跳的皮皮虾。涨潮的时候它们躲进来了,退潮的时候它们却出不去了,村民们就可以收获这些“送”上门的海鲜。谢雅仍手脚麻利,收获了自家“虾窝”里的肥美海鲜,但还有很多村民动作没有谢雅仍那么快——这“虾窝”必须要赶在涨潮之前完工,不然“虾窝”里的海鲜回归大海了。这个时候,谢雅仍就会帮村民把海水一桶桶地运出“虾窝”,与涨潮赛跑。虽然连续清理“虾窝”并不轻松,但是看到大家都收获了海鲜,谢雅仍很欣慰,因为大家都是家人。

上了年纪的谢雅仍,依然闲不下来:清除墙上的“牛皮癣”,发放宣传资料和除害虫药物,帮别人挖树头、劈柴、砌墙等。在台风过后,他主动带着砍柴刀帮忙清理公路上被风刮倒的树,清理道路障碍。有次外出遇上有外地游客问路,不会讲普通话的谢雅联系家人,解决了沟通交流的问题,顺利帮助了游客。他的热心肠,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虽然很多人都劝他,年纪大了就应该闲下来,但是他依然一如既往。 

2019年3月,年过八旬谢雅被评为第五届北海市助人为乐模范。村民们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

就是这一件件平凡小事,就是一句朴实的话语,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心中的大爱。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