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身边好人】北海人间有真情,是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龙先凤、刘展成、曾蓉

发表时间:2020-06-05    来源:北海市文明办

退休阿姨积极奉献社区建设获赞许

龙先凤,1952年9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广西北海市海城区西塘社区退休工人。退休至今,一直热心于社区义务服务工作,目前担任社区居民小组长,组织社区文艺爱好者唱歌跳舞、慰问孤寡老人等义务为居民服务活动。龙先凤用自己的热心肠温暖着周围的人,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龙先凤自退休以来,一直默默奉献社区,无私帮助他人。多年来,她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治安巡逻、调解邻里纠纷、文明宣传等社区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

龙姨是社区的小组长,积极参与到社区工作建设中。每逢到重阳节、春节前,社保所都发放些小礼品给退休人员,礼品一到,龙姨就像个小马达高速运转起来,像捡中药一样,手上拿着名单,一份份分配好,包装好,然后送到退休人员手中,有时还被碰钉子,被些不通情理的退休人员大骂一顿,说这礼品不值钱、不实用,驿马办,居委会吃了他们的倒扣钱等等。每当这个时候,龙姨都会安抚好其情绪,为其解释,做好思想工作。以来二去,龙姨和辖区的退休工人都混熟了,每次退休工人有什么活动都喜欢叫上龙姨。龙姨经常上门慰问有病退休工人,一年来上们慰问退休工人二次共一百一拾八人,又带退体工人到社区办理有关手续。

龙姨是名主动的宣传员。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她主动要求加入文明宣传志愿者行列,挨家挨户地上门发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单,宣传文明道德精神。看到社区里有不文明的行为,她主动制止,并进行道德文明教育。大家劝她歇一歇,她总是说:“我不累,我现在还能做呢!有人说我爱管闲事,我不管别人怎么说,趁着有力气多为社区做点事。龙姨利用文化事业宣传党的政策,把党的事业贯穿于文化娱乐之中,为党和人民群众架起一道桥梁,为党发挥自己的余热。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龙姨带头组织社区老年人成立了一支社区舞蹈队。该舞蹈队有成员二十余名,主要由退休干部、职工和文艺爱好者组成,龙姨每天清晨,龙姨就把大家召集到公园,晨练时唱唱歌、跳跳舞,拉拉家常,讲讲政策。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健身休闲的场所,龙姨就担当起了维护公园环境卫生的义务。平时由家长带去公园玩的孩子多,有时候孩子的排泄物留在公园的石凳上,为了换大家一个干净的环境,龙姨不怕脏不怕累,自己提水把石凳上的排泄物清理干净。

龙姨是个调解的小能手,她始终坚信没有拉不了的架,没有调不好的事,没有解不开的结,特有的细心、耐心、真心、苦心、精心 调解了邻里纠纷,为维护社区稳定,创建平安社区作出了突出贡献。

龙姨还是名优秀的治安巡逻员。在退休十六年中积极为辖区群众办实事,曾担任过退体协管会副大队又做治安联防队大队长,还是社区联防队的一员,每天早上八点钟做好巡逻防范作,在一次巡查中发现桂中花园一巷后面菜地有小偷偷电单车,马上打电话给公园派出所民警拉车,一年共报了三起,发现十多台被偷的电动车,积极做好辖区环境卫生工作,有群众在路上种莱,她就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后,龙姨又马上打电话给唐敏书记,唐书记及时清理好,得到群众的好评。

龙姨除自己为社区服务外,更是带动自己的老伴、家人参与公益活动。每当面对别人的嘲笑和不理解,龙姨笑着说:“做为一名党员,我为党组织、社区作义务贡献,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虽然只是一点点,很平凡,但我会尽我所能把事情做好,我要真正做到老有所用,老有所学,多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儿孙做个榜样,做到走不动为止,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热血青年热衷公益事业 用爱心播撒希望

刘展成,男,1988年生,中共党员。他献血已有11年,累计无偿献血46针次,献血达30600毫升,虽在涠洲岛工作,但几乎每周五晚上在北部湾广场献血车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目前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超600小时。

刘展成在2018年荣获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和志愿服务二星级奖。2019年获得北海市无偿献血金奖。

爱的缘起--始于奉献的情怀

真正的爱心总是孕育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蕴藏在最朴质的心灵深处。在谈到为什么无偿献血这么多年时,他告诉我:与无偿献血结缘,起于母亲谭桂英的身先士卒,给他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于2010年3月11日首次登上献血车,奉献400毫升血液。有了第一次献血经历,刘展成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挽救生命的献血征途。

爱的印记--无偿献血颂辉煌

高大憨厚的刘展成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热血青年”。献全血7次,全血量2600毫升、献血小板38次、70个治疗量,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9年获得北海市无偿献血金奖……一组组数字,一摞摞厚厚的献血证,一本本无偿献血荣誉证书,见证了他10年的无偿献血路。

2010年10月,刘展成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千万志愿者中的一员。只要有患者配型合适,刘展成会毫不犹豫的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2011年8月7日,又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从那时起,刘展成加入了成分血的捐献行列者中。机采成份血一般采集的是血小板,这对献血者的身体要求要比捐献全血严格些,他从血站工作人员那里得知AB型捐献者比较少,此后,他每接到血站预约电话,就会毫不犹豫的赶过来,风雨无阻。一次次的爱心奉献经历累积起来,刘展成逐渐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涤,有那么多人的身上流淌着自己的血,他感觉到自己应该算是一个平凡却又高尚的人了。因此,他感觉自己有责任奉献更多爱心。他用自己的爱心行为也有力地诠释公务员带头献血的良好形象。

爱的接力--传递正能量

“做公益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放松方式,就像别人喜欢在业务时间下棋一样,我的业余爱好就是做公益,公益使我感到快乐。”2015年,刘展成成为北海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里的一员。

由于在涠洲岛工作,每个周五下班后,他搭客轮在涠洲岛、市区的海上来回奔波。慢慢地,志愿服务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献血车上常看到刘展成穿着“红色小马甲”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递上一张宣传单,用自己质朴的语言去感召路人,引导献血者填表、献血;送上一杯热水,为奉献爱心的人们带去贴心的服务。至今,他的志愿服务工时已超600小时,荣获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星级奖,2019年获得北海市无偿献血金奖,在家里人的支持下,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做志愿服务。

细微之处见真性情,他的爱心,不仅仅体现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上,他还积极参加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慰问合浦麻风病老人活动、北海市职业学院无偿献血、造干知识培训、北海市图书馆应急救护培训、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活动等许多助老、助残、助学、助教、助困公益活动。

当问到他多年来献血历程中的感人故事时,他只是憨憨地说:“献血本来就是件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无非就是上个车、填个表、撸个袖子、伸个胳膊的事,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高尚,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荣誉的背后是家人的默默支持,他的母亲谭桂英也是北海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如今,刘展成一家已在献血点志愿服务近1080小时。“一个人的热血有限,千万人的力量无穷。”刘展成希望有千千万万的人理解和支持无偿献血,加入到无偿献血者队伍,只有全民参与,无偿献血的队伍才会壮大,患者才不会有用血的担忧。所以,他利用自己的招募经验,招募他人进入北海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每次周围的人夸奖他,他总是羞涩地说自己没有做什么还需要多学习。他诚实谦虚、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使得其周边的工作人员和全体志愿者纷纷为他点赞。

英雄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不一定要有豪言壮语,也可以是平凡中的伟大。因为这鲜红的奉献、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温情,博大的力量!在用自己的爱心换取一个个新希望的同时,刘展成也给自己的生命注入了崇高,注入了大爱,他无愧于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我们也深深地坚信每一个无偿献血志愿者都是英雄,他们是平凡人,却以最朴素的情感坚守了人性的亮光,将无偿献血爱心事业的前路照亮。

好媳妇爱的陪伴 给婆婆幸福晚年

曾蓉,女,1975年2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照顾婆婆22年,和婆婆牵手出行亲如母女,爱的陪伴给老人幸福晚年,孝行人人称颂,有口皆碑。

曾蓉,北海市海城区第八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

最好的爱是陪伴。自1998年结婚以来,曾蓉守护家庭22年,从未与任何人发生过矛盾、红过脸,与叔伯妯娌之间和和气气,与丈夫相敬如宾,特别是跟婆婆的关系不一般,情同母女,是亲朋好友、街坊邻里眼中的非常有爱的和谐家庭。丈夫梁田是一名积极上进的青年才俊,他专心事业,没日没夜的埋头工作学习,近年更是任政府部门重要工作岗位,一心为公,事务非常繁忙,照顾不了家庭。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免去他的后顾之忧,曾蓉挑起了照顾家里老小的重担。

无微不至照料婆婆

老人岁数大了容易感觉寂寞,工作之余曾蓉鼓动丈夫和儿子多和老人聊天。有空就儿子一起牵着老人的手在户外转转,用实际行动教孩子做懂感恩,有孝心的人,把儿子培养成品学兼优好学生, 20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曾蓉善良谦和,从不和人争吵,对婆婆极为尊重,婆婆80多岁高龄,腿脚不便利,但凡出行,一定会牵着婆婆的手。因此这一对婆媳在街坊邻里、亲朋好友的眼里,成了令人羡慕的好“母女”。牵着老人的手,细心照顾老人,曾蓉认为那是最应该不过的事了,她说:老人大多对物质没有很强的需求,老人需要的是孩子们的关爱,尤其2003年公公因病去世后,老人更显孤单,做儿女的能够每天让老人活得开开心心的,就是最好的孝顺。老人爱回忆往事,许久之前的老事情,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特别喜欢和儿孙们说。

每一次说起过往,她那都会絮絮叨叨大半天,曾蓉从不厌烦,无论多少遍都能当新鲜事儿听,并打心里敬爱这个在艰难岁月里活的如此顽强的婆婆。节假日经常牵着婆婆的手,约上父母一起去“喝早茶”,或者在北海各处转转,看看北海的变化,既增加了老人的户外运动量,又增加了两亲家的的交流,促进感情。现在这两家的老人成最好的朋友了,平时电话交流,有好吃的一定分享,两家人亲如了一家。

对待老人要像孩子一样“哄”

都说“老小孩”,人老了,有时候会和小孩子一样需要“哄”。曾蓉哄着老人多吃有营养的,不要不舍得;哄着老人穿好点,不要怕弄脏;哄着老人歇一歇,孩子们都大了,该由孩子们来操心她了……老人怕去医院,所以曾蓉特别关注老人的身体,平常教老人一些保健锻炼、给老人购买些保健品,一旦发现老人不舒服马上帮忙买药擦身、驱寒保暖……

今年年初一件小事引起了她的注意:原来是婆婆把她买回准备做菜的几个青柠檬说成了“苹果”,她再确认了一下,老人不是因为一时口误说错,而是真的认为那是“青苹果”,细心的她意识到婆婆的眼睛可能出了问题。再三追问下,原来老人已经出现了视力不清的病况,但是老一辈人的思想让婆婆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讳疾忌医一直隐瞒不说,如何也不愿意去医院看病。对于讳疾忌医的婆婆,曾蓉哭笑不得。只好先向医院的专家进行了咨询情况,并将咨询结果告知婆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向她讲述了不治疗的严重性和后果。同时,找来了曾经做过白内障切除手术的父亲给她做思想工作,让她放宽心对待这件事情。耐心的“哄”:检查不疼的、没危险的;普通的眼科疾病,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很多又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案,不疼的、没危险的……

在曾蓉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改变了老人“去医院是晦气,做手术是危险”的错误看法。最终,曾蓉牵着婆婆的手,一起去了第二人名医院找了最有名的眼科专家进行了检查,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在老人住院的时候,曾蓉忙里忙外,有空就在医院陪着老人,拉着手安抚老人的不安情绪,同室的病友无不羡慕这对“母女”如此亲密,直夸这个“女儿”真好!虽说小手术,直到医生拆下蒙着老人眼睛的纱布,婆婆看到了清晰的“新世界”兴奋不已时,曾蓉才挽着婆婆的手,真正如释重负。

平凡的生活中温暖的一点一滴,爱的陪伴给了老人晚年幸福。曾蓉既要忙于学校的工作,又要忙于照顾一家人。但在她心里只有一个朴素的观念: 照顾好老人,教育好孩子,才能让丈夫安心工作,家庭才能和睦。在忙里忙外的22年对家人的陪伴中,对家人的爱护和照料或许就是家庭的责任,却也是人和人之间爱的“交流”,敬老爱亲让家庭和睦,和睦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爱的快乐,让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就那么简单。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