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文明创建】北海“外沙妇女号”北部湾传奇,获得劳动模范还被拍成电影

发表时间:2020-05-22    来源:北海日报

“大海边哎 沙滩上哎/风吹榕树 沙沙响/渔家姑娘 在海边嘞/织呀嘛织渔网……”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海霞》的公映,影片中的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风靡全国。

你知道吗,《海霞》正是由当时北部湾上唯一的一支妇女海洋捕捞船队——北海“外沙妇女号”的事迹作为素材改编成的电影。

“外沙妇女号”出海作业资料图片。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广大中国妇女纷纷冲破传统旧俗和观念偏见,走出家庭,积极投身到生产劳动中,孕育出“敢想敢干、团结协作”的新中国妇女形象,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欣欣向荣的外沙渔港,如今旧帆船已被大马力的机动渔船代替。

北海也有过这样一支热血沸腾的妇女海洋捕捞船队,英姿飒爽地驰骋在蔚蓝宽广的北部湾海面上,乘风破浪,捕鱼生产,谱写了北海渔家妇女精彩的时代华章。

当时的“外沙妇女号”被媒体争相报道。

她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解放军报》《南方日报》《广西画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被作为素材改编成电影,一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更是唱响祖国大江南北,影响深远并流传至今……

妇女能顶“半边天”

“如今来到北部湾,撒下大网把鱼勘。一网拖起几百担,鱼虾满舱把航归。”一首美妙的疍家咸水歌谣,将我们带回到60多年前的那段难忘岁月。

出海归来鱼满舱。

“古话讲‘女人上屋屋要塌,女人上船船要翻’,我们就是要证明,男人能做的,我们女人也能做。”传统观念中,妇女上渔船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倡导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并动员妇女与男子一样同工同酬。

黎玉芳与船员在起网。

1957年,北海外沙一群勇于进取的疍家青年妇女冲破世俗偏见,提议组织妇女出海捕鱼,此提议一出,立刻得到热烈响应。一批热血女青年如黄秀英、王秀英等向党支部递交了下海“请战书”,表示:“有决心、有勇气迎着大风大浪,做新时代的女渔民,为创建社会主义大渔业作贡献。”在黄秀英、王秀英的带动下,很快就有三四十名姑娘报名。

泊岸后妇女船员在学习。

为克服性别限制,体验出海生活,姑娘们先去海南实习下网、起鱼等捕捞技术,在经历了生活关、晕船关、技术关和众多对妇女出海的非议等一系列考验后,一队由疍家妇女组成的“妇女号”外海机动捕捞船诞生,船上除了安排一两个男船员做技术顾问外,船长、轮机长和船员都是耐劳能干的清一色疍家妇女担任。

1958年7月,在鞭炮齐鸣、敲锣打鼓的欢送中,“外沙妇女号”正式扬帆起航。黄秀英、王秀英、周廷珍等32位姑娘首次驾船与男人们一起肩负起闯深海、战风浪的深海捕捞作业重任,像海燕一样翱翔于北部湾海面上,成为北海市渔业生产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成为两广地区轰动一时的新闻。

初心故事

“我们‘外沙妇女号’的船员都是妇女,虽然那时候用的是风帆,但首航深海18天,捕鱼2.2万斤,为同时出海的7对渔船之冠。”作为“外沙妇女号”第一任船长,已过世的王秀英老人在86高龄时曾接受记者的采访,见惯大风大浪的老人谈起过去在海上搏击的故事,依然充满激情。

王秀英追述往事。

巧合的是,第一代“外沙妇女号”的两位船长,都名叫“秀英”,因为北海白话“王黄”同音,所以人们就以“高王”“矮黄”区分,“那个年代,女人出海是极少的,更何况我们当时还是20多岁的女青年。驾驶着风帆船出海,开创了北部湾妇女的新纪元。”

王秀英指导新船员。

“漂泊在海上的日子,白天是一望无际的海,晚上伸手不见五指。遇到大风天气,渔船东摇西摆,姑娘们连续几天都是被浸泡在海水里的,但我们坚定与困难作斗争的决心,摔倒了就爬起来。虽然海上作业的危险系数高,但从没有发生失足落水的情况。”老人回忆,渔家姑娘们凭着不服输的韧劲,几次出海后,最终适应了渔船上的生活,很快就掌握了海洋渔业生产技术,熟悉了渔船驾驶,天气变化,山头暗礁,鱼类习性与鱼群规律。

不甘人后

从1957年开始,广东沿海各地开展帆船到机帆船试验,由于机帆船速度快、安全性高,还能减轻渔民的劳动强度,为妇女下海捕鱼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风帆出海一般要一个月,机帆也就10多天。为不让男人们看着笑话,我们当时要求大队安排给我们的是两条旧帆船,风浪大时船身到处是水,要一戽戽地往外倒水。就这样,我们也毫不犹豫地起航了。”“矮黄”黄秀英说,船上的工作多是体力活,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加上远海工作,大海茫茫,确实让姐妹们出了不少洋相。好在“妇女号”的船员们个个不服输、有拼劲,让纷纷扬扬的闲话笑语成为姐妹们的动力。

“外沙妇女号”处女航,经过20多天,满载而归。在北海外沙码头抛锚泊港时,四面八方回荡着迎接她们归来的热情惊喜。“北海市委宣传部、市粤剧团的同志还专程跑来采访,以我们为蓝本创作戏剧。世界在向我们微笑,让我们充满了信心。”说起过去那段搏击海上的岁月,黄秀英至今仍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随着“妇女号”业绩的提高,各种尖酸刻薄的声音和傲慢偏见烟消云散。“为了多作贡献,出海时,我们分班白天黑夜作业,漂到哪就在哪。让外沙的男女老少、干部群众,无不夸赞我们‘妇女号’。”

无私奉献

“17岁时,我就踏上了‘妇女号’,直到1982年才上岸。在担任船长20多年的时间里,奋斗了20多年,艰苦了20多年,也操劳了20多年,现在回想起来,仍感惊心动魄,但不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从1959年起就担任船长的周廷珍是“外沙妇女号”30多位姐妹们的“大家姐”,忆起往昔仍感慨万千。

周廷珍在机舱调试机械。

“我们当时驾驶的是一对1953年建造的儋州船,船员31人,就意味着背后有31个家庭。每一个家庭都有父母、爱人子女、兄弟姐妹,不少没出过海的姐妹没有任何海上经验,在大风大浪的危险情况下,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作为船长,责任之大可想而知。也在这20多年间,我抛家弃口,以船为家,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由于姐妹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每每都让我们绝处逢生,化险为夷,也算九死一生地度过了这段岁月。”

周廷珍称,儋州船是风帆船,动力都来自于风,由于当时的设备落后,每一项工作如拖网、吊网、捞鱼、起鱼都要重体力。在船上,事故防范是最主要的,每当收网的时候,每一个姐妹都要用足全身气力,稍不留神就会被海浪扯断绳索,甚至连人带网被拖下海。

“大海无风三尺浪,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暴风雨频繁季节,渔船从事海上生产作业,高高低低,摇摇摆摆,随时一股巨浪就会把船推到百米外,让人躲避不及。但‘人定胜天’的信念让我们都坚守岗位,随叫随到,闲时就加工渔货,修补渔网,一天到晚不能歇息。一天下来,腰酸背疼,也不会有人叫苦喊累什么的。”

“最怕的还是碰上台风,船在大海中就似一叶飘蓬。”周廷珍称,在‘外沙妇女号’20多年的海上生涯中就多次遭遇到台风,9到10级大风对她们来说已司空见惯。

最难忘的是1963年8月的那次12级台风,可说是死里逃生。“俗话讲,‘天有鲤鱼鳞,地上起风尘。’当时我们正在海上作业,早上收到风报是8级台风,因为已经把网下到海里了,不愿跑空趟,就顶着起网收鱼。到中午时越来越紧急,12级强台风!让我们的心都跳了出来。”

生产之余不忘保家卫国。

“好在当时“外沙妇女号”离越南一个叫犁头山的小港湾不远,船刚泊码头,强风巨浪就到了,摧枯拉朽般向我们袭来。由于是正面袭击,渔船在强风中已不听指挥,一个巨浪接一个巨浪就像大山般压下,船身剧烈地摇晃,似乎让我们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万幸的是,在随波逐流中看着其他渔船在海浪中翻滚、沉没,我们的船终于死里逃生,被推进了港内。”

“在风力稍弱的时候,为保持镇定,我反复强调姐妹们不要紧张,告诉大家在任何情况下要相互照顾。一声令下,姐妹们各就各位,收网固锚、扎帆通水,全力投入到紧张的自救中,在命悬一线时躲过了这一劫。不巧的是,当时也处于美越战争期间,美军机也在轰炸,刚泊岸不久,一个炸弹就在我们船边爆炸,激起的巨大水柱,好像一朵巨型的蘑菇。”

20年间,发生在“外沙妇女号”上的生死故事数不胜数。“都说女人柔似水,但生死关头时我们没有一个人流泪、悲叹、抱怨。这种精神、这种奉献,就是我们‘外沙妇女号’的特质。”如今已步入老年的周廷珍仍正气凛然。

艰难抉择

“一唱外沙好风光啰,秋季到来捕鱼忙哩。二唱外沙妇女号啰,唱出当年好风光哩。三唱外沙老渔工啰,鼓励妇女当英雄哩。”在北海市海城区外沙社区,“外沙妇女号”最后一任船长黎玉芳在讲述过去的故事时,情不自禁地用咸水歌谣形象地唱出了她们当年“闯海”的特殊经历。

黎玉芳忆往昔峥嵘岁月。

如今已是奶奶级的黎玉芳是“外沙妇女号”第四任船长。弱小娇羞的她1971年随船下海时,才19岁。跟着经验丰富的老船员学习技能,最后从操舵驾驶到对桅、出网、睇水路、观气象、辨暗礁、识潮流、看信号灯、找渔场等,无所不能。

黎玉芳说:“女人出海过三关,世俗、晕船与家庭关,最难过的就是家庭这一关。”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在老一辈人眼里,像她这样就是“离经叛道”,难以被人接受。

外人的话可以不理会,但家庭关却非常难过。一般认为妇女出海难度大,环境干干湿湿的对妇女身体有影响,照顾不到家庭等。特别是结婚有小孩的,更加麻烦。在黎玉芳大儿子出生那年,婆婆多年积怨终于爆发,三天两头的吵闹让她没有宁日,婆婆告诉她:“再不离船回家,你就带着小孩上船。”

要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离开朝夕相处的姐妹们?取舍之间,让黎玉芳难以割舍,况且作为一船之长,不能轻易就说放弃,遇到困难就退缩,看着姐妹们期待和依赖的眼神,在爱人的支持下,黎玉芳只能“到那山唱那歌”,顶着压力,身背仅四个月大的孩子再次投入到“妇女号”上,风浪中来去,岸与船之间穿梭,就这样把孩子带大。

“其实,那时候我们的思想都很纯洁,一心为公,没有其他私心杂念。我们不仅要像男人一样去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同时也要战胜家务的拖累和体能上的弱势。不过,让我感到自豪的是,男人能做到的,我们女人也一样做得到。”

俗话讲,“行船跑马三分险”,海上生活工作有苦有累有危险,但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看着那些在甲板上活蹦乱跳的石斑鱼、大红鱼、大龙虾,10多万斤的渔获,所有的烦恼也随之海阔天空了。”

历史,值得铭记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青春让我们热泪盈眶。

把青春写在了北海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的“外沙妇女号”,用行动在全国为广大妇女树立了榜样,成为如今各行各业杰出妇女代表的代名词。

1958年,北海“外沙妇女号”渔船荣获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船长王秀英代表出席会议并获奖励,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1963年,“外沙妇女号”船长周廷珍当选为广东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1年,北海外沙大队被国家农林部评为全国19个渔业先进典型之一,其先进事迹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和全国重点省、市、自治区水产展览馆展出。

1977年,“外沙妇女号”船长黎玉芳作为党代表,出席了党的十一届代表大会。受到时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接见。1979年和1985年,黎玉芳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劳动模范、“农业学大寨”先进标兵,连续四届担任市委委员,并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荣誉勋章一枚。

历史,更值得铭记!虽然时代已经远去,但北海外沙妇女们掀起的这场海洋渔业生产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