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绿色低碳】北海交出自然资源治理“精彩答卷”

发表时间:2020-08-03    来源:北海日报

2019年北海市红树林面积比上一年增加304公顷,鸟类比2017年增加34种;园区滩涂栖息动物比2017年之前增加23种……自2018年实施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PPP项目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以来,北海以红树林为重点的湿地保护恢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自然资源部的严格要求,北海市高举生态立市旗帜,印发《北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完成《北海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自查报告》,开展20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推动铁山港区南康镇大伞塘村田园综合体生态土地整治试点项目建设并通过自验,树立了全市首个土地整治+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标杆,指导合浦县采取“建立融资平台、引进社会资金、共享指标收益”模式实施土地开垦和“旱改水”项目……北海市多举措优化生态保护红线,严守耕地红线,深入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擦亮北海生态名片。

去年,北海市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和“项目落实年”活动,“双百双新”项目在广西一枝独秀。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和如火如荼建设的背后,离不开“拓空间”的强力支撑。为了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消除批而未供土地,北海市举全市之力,在紧抓项目落地、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同时,盘存量、推存量、扩容量,做深做透闲置土地盘活文章。2019年全市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39.37公顷,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率140%;完成“增存挂钩”盘活任务289.07公顷,完成率101.08%。今年以来,全市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40.06公顷,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6月,北海正式对外推广启用市本级不动产电子证照;今年4月,铁山港区不动产登记受理点正式启用,标志着北海市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至乡镇;为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开发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模式;不动产继承查验业务总计时长从约60天压缩至15个工作日;实行建设用地预审和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核发合并办理,办理时限从13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去年率先在全区出台建设项目验收“多测合一”制度……北海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和便民利民举措跑出“加速度”,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海市立足“两统一”职责,出台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稳增长7个方面35项措施,通过推行审批事项“不见面”办理,加强野生动物管控和行业监管,同意8家企业缓交土地出让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助力全市392家林业企业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廉州湾滨海组团概念规划国际方案征集、大健康生态新区概念规划征集、涠洲岛旅游区规划国际征集等举措,坚持防疫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步推进自然资源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以赴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此外,北海市着力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在全区首创矿产资源保护立法,出台巡护检查和举报制度,强化红树林资源保护管理,规范新《土地管理法》实施过渡期征地工作,规范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促进土地二级市场建设,规范市辖区城镇独立式个人住宅和个人回建房管理,规范全市项目取土用地工作,为推进全区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北海经验”。自去年北海市自然资源局组建成立以来,北海市不断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变革之年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精彩答卷,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北海方案”、贡献了“北海经验”。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