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乡风文明建设丨发挥示范效应 共建和美乡村

发表时间:2024-03-15    来源:北海日报

近日,《北海日报》推出“广西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系列报道,分别对我市入选广西第二批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的1个镇和8个村进行了专题报道,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乡村生态新景象、新风貌。这是我市近年来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范例,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效应。

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文化和旅游厅、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的“广西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评选活动,这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广西特创的镇村层级生态文明示范品牌——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自2022年开展首批命名以来,至今进行了两批命名,全区累计有49个镇、399个村获得命名,我市先后有2个镇、13个村获得命名。对于获得命名的镇村,也不是一评了之,必须再接再厉,要高起点编制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建设计划,为后续发展定目标、鼓实劲、创佳绩,为建设和美乡村发挥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

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民生的最大福祉,也是最好的发展路径。从星岛湖镇的水、林、田、居相互交融的乡村画卷,特色的生态风光日渐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增值项”;曲樟乡璋嘉村依托开门见山见水美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常乐镇象古村山清水秀,迎来八角飘香;山口镇河面村以生态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再到侨港镇电建村“最美文艺渔村”,为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遇;廉州镇烟楼村发展海丝文旅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石湾镇七里村的河长制夜景主题公园,成了周边村民晚上打卡点……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示范镇或一个示范村,就是一个个将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的成功案例,让地方经济迈上了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快车道。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有幸被列入示范名单的镇村,都是一些自然资源较好,有一定生态条件的镇村,要让每个镇、每个村创建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同享生态发展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发展之路,才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比如,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宜居环境品质;加强特色资源挖掘保护,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挖掘乡村文化,促进传承发展;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引起重视、着力发展的务实之策、可行之计。

由点及面,迭代升级,集聚发展,形成共识,这才是示范应有的效果。当下,除了要继续抓好示范镇村的建设工作,为高标准建设好“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创建更多具有北海特色的品牌外,也要进一步夯实示范镇村之外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重视: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据报道,近日,一名商家在涠洲岛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被涠洲岛旅游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责令该商家当场改正并处以罚款,这是涠洲岛旅游区针对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尽管这种现象纯属个别案例,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个别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淡薄之处,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还需要加强宣传引导,从最根本处入手,从最基层抓起。

二是加大乡村环境整治投入,建设美丽乡村。由于历史原因或监管缺失,有的乡村环境受损并未得到有效恢复或治理。2022年,北海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筹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北海市农村黑臭水体进行彻底治理,包括石湾镇清水村委黄屋村在内的一些“黑水体”“臭水塘”,经过治理,黑臭水体旧貌换新颜,成为村民游玩的水清岸绿之地,期待这样的举措再度发力,益及每个乡村。

三是压实责任,切实负起乡村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近日,自治区出台了《广西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进一步引领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诚然,乡村环境保护也当如此,必须在任一方,守土有责,级级落实责任,做保护绿水青山的践行者、有心人。

乡村生态振兴,是时代之需,必须与发展同行,与民心相通,合力共建和美乡村。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