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壮美南康(上)

发表时间:2018-07-25    来源:北海日报

 早已记不清去过南康多少次了。每去一次,南康的美就会与歌曲《真的好想你》旋律交响,激荡飞扬。
    

南康,你美的是悠久的历史。那浓郁的骑楼风情、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深吸引人们。二十一世纪初叶,作为中国近代史学会会员,我应邀与一位特级教师去南康中学作教育科研史专题报告,该校土生土长的历史老师告诉我,南康的故事可溯千年以上。公元前223年,秦王横扫六合、平定南越,大批中原汉人移民这里,成了最早的弄潮儿。家谱记载,他的祖上北南辗转,忝列其中。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公元972年,南康就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船货交换集散地,初具圩镇雏形。迨到明朝,北部湾沿海设立“珠场八寨”,巡检司驻地设于此。听罢叙述,我提出去街上一睹你的尊容。他欣然应允,带我穿街过巷,一览幽深。沿江路、上新路以及解放路一带,骑楼栉比,颓垣斑驳。尽管已历百年,独特建筑照样争相抢眼,细腻雕塑依然风韵撩人。我如入古境,浮想联翩。解放路上几乎整齐划一的骑楼,中西合璧,如出一辙。楼虽不高,雕栏犹在。隐约商号,依稀门匾,无不向我叙说着当年的繁华热闹。即使衰态各异的雕花镂草,也向我昭示着当年的春娇秋艳。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南康第一街”,虽老态龙钟,但风姿犹在。木门青砖,南洋气派,彰显着当年主人的开放思想、创新生活。实物保存之完整,人文沉淀之深厚,峥嵘岁月之悠久,怎一个好字盖定?最令我百思不解的,是在你小小的怀抱里,至今仍深藏着将军楼、三帝庙、三婆庙、冼太庙、天波府、四大古井等古迹,可见传统文化流传之深远,居民多元信仰之共容。我仿佛看见你的先人们为了海疆永固,祖国强大,在这里日夜守望、生死相依的群雕。扪心试问,哪一间精巧的庙宇不刻录下先人们的虔诚?哪一口幽深的古井不映照过先人们的英姿?哪一座骑楼不折射出先人们的智慧?那一条小巷不记载着先人们的故事?惟其如此,冼太庙才会成为当今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你才会成为全国滨海宜居特色小镇的唯一。
    

南康,你实在太悠久,久得世界珍稀树种“华库木”也仅是你的一张名片。你像奔流不息的南康江,默默地流淌着本土的优美人文,滋润着南康儿女的深情挚爱。南康,你深得我这个文史爱好者的真心。
    

南康,美的是红色的土地。多年来,我虽然在你175.4平方公里的怀抱中来来回回走了数十遭,但仅仅知道你是北海较大的古镇之一。十年前编辑《满腔热血酬八桂》一书,和横县党史办的同志深入镇龙山区搜集有关资料,走进田寮村,才知道耳熟能详的你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因缘是得知牺牲在田寮村的林夏(原名陈符隆),是北海市南康人。同去的朋友听到林夏就是陈符隆,顿时悲喜交加。悲的是家族中只知道陈符隆为革命牺牲了,但并不知晓何时牺牲在何地,喜的是终于知道陈符隆就是林夏,林夏就是陈符隆。
    

原来,陈符隆是南康镇粟米村人。1937年6月初中毕业于合浦县立第三中学(现在的南康中学),因家贫辍学被聘到石头埠小学任教。当他从报纸上看到日军侵华暴行,便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救亡活动,将年龄较大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抗日先锋队”,带队深入学校附近村庄及赤江陶器厂、盐场等地向广大农民、工人、渔民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此前,南康已有不少学生到廉州中学就读,有的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回到南康发展党员,播下革命火种。抗日战争爆发后,桂南一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南康中学的学生和社会青年先后组织了抗日宣传队、青教队、妇抗会,到南康街上和各地农村教唱抗日歌曲,演出话剧,书写标语,推动抗日运动。1940年5月,浦北“小江米案”发生后,在廉州中学高中毕业的中共党员陈冠庸、陈莲珍和在合浦一中读书的邓爱莲回到南康建立了党支部。9月,陈冠庸、陈莲珍、陈廷瑞去石头埠小学任教,暗中考察了陈符隆的言行后,陈冠庸介绍陈符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南康地下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镇、学校转向农村,很快发展了正式党员20多人,分布在七、八个村庄。到1943年春天,南康沿海一带的彬畔、塘仔、盐灶、婆围、彬塘、石头埠等小学基本上掌握在了我党手中,有的学校还成立了党支部。4月,陈符隆受命负责廉北地区党组织工作,不久就完全实现了党的重点工作由城镇、学校向农村转移,为以后举行武装斗争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1944年12月,负责钦廉四属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阮明奉命到中共南路特委接受任务,返回时途经南康,向南康地下党领导人陈符隆详细传达了南路特委的决定和部署,号召全体共产党员都要参加武装起义。陈符隆迅速组织、部署,于1945年2月7日(1944年腊月廿五日)在南康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合浦乃至钦廉四属全面举行武装起义的第一枪,毙伤守敌中队长以下十余人,缴获武器弹药一批。很快,起义队伍发展成1个大队,下辖3个中队,百余人枪。1947年11月,为了支援桂中南的武装斗争,中共钦廉四属党组织指派陈符隆等3位同志前往镇龙山地区工作,陈符隆改名林夏,任地工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和中共武(宣)贵(港)特支书记。
    

当我追寻着陈符隆的足迹走遍横县、永淳、宾阳、贵县(贵港)、武宣、来宾等地,故纸堆中一行行模糊的铅字、手写字,逐渐还原了那个荡气回肠的壮烈场景:1949年7月22日,陈符隆率领警卫排和一些非武装人员进驻镇龙山田察村,因坏人告密,23日凌晨被10倍于我的敌人包围。强敌当前,陈符隆指挥若定,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强攻。关键时刻,为掩护群众撤到后山,他率领战士们留在村中打屋战。坚持战斗到下午,见全村10多户群众全部撤到了安全地带,陈符隆便掩护队伍突围,不幸中弹牺牲(此役共牺牲7人)。当天深夜,剩下的战士冒死突出重围。第二天上午救援部队赶到时,发现陈符隆在厅堂里靠墙坐着,仰着脸,两眼微闭,就像平时累了倚墙坐着一样,神态安详,嘴角带着微笑。
    

读着这些文字,我泪眼蒙眬。当然,在第三次土地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南康儿女何止陈符隆一个?据广西党史资料记载:1949年3月,六万山地工委和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四支队建立,在地工委的指导下,南康建立了果山、扫管龙、平坡、婆围等6个党支部。半年时间就在46个村庄里发展了253名党员。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党员和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者多达55人。
    

南康,你在夜里大声呼唤过美丽的黎明;南康,你了解我这个老党员的初心。

责任编辑:返回顶部